2025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的收官之年,是教育强国建设蓝图全面铺开的关键阶段,更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的重要年份。值此具有特殊历史方位和战略意义的时间节点,按照《教育部关工委关于开展2025 年“读懂中国”活动的通知》要求和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相关工作要求,5月12日上午,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关工委)组织开展以“弘扬时代精神,建设教育强国”为主题的“四个一”访谈活动。本次活动荣幸地邀请到了生命学院退休教师付增祥教授。

付教授毕业于西工大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并在生命学院任教,其学术生涯始终贯穿着“顶天立地”的研究理念,期间赴英国皇后玛丽学院访问进修一年。他深耕生物医学材料及器械、高性能复合材料等多个前沿领域,在学术研究和教育领域都有着卓越贡献。
青年学生访谈小组代表邢迦盈对付教授进行了采访。在访谈中,付教授就跨学科研究中知识融合运用及如何激发学生科研探索欲等问题,与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付教授强调了材料和材料加工专业的重要性,通过曾经的课堂实例(金属骨板和螺钉固定骨折)引导学生提问并结合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他提倡在守住专业特长的基础上,深入探索跨学科融合。同时,他以“盲人摸象”为例,提醒学生要全面探索知识,不能局限于一点。

付教授还分享了对科研项目管理的看法,认为勤奋和认真是成功的关键。他说:“真正的教育是让璞玉自现其纹,教师只是那个执镜人。”他还补充道:“因材施教不是方法论而是教育本质。每个学生认知曲线不同,教师要成为个性化学习路径的设计师。同时兴趣培养存在认知误区——不是先有兴趣才有钻研,而是通过系统性知识建构培育深层兴趣。就像登山,登顶后的视野会重塑你对攀登的渴望。”

此次活动不仅呈现了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育人初心,更通过鲜活的人生叙事构建起理想信念教育的沉浸式课堂,为青年群体树立起精神坐标。在访谈中,教育智慧的代际传递与时代精神的交相辉映,既强化了青年学子“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也为教育战线的力量搭建了价值传承的新通道,有力推进了西工大育人格局的构建,谱写出教育强国建设的代际和弦。
(文:王湘茹,图:皮梦璐,审核:万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