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 “127” 发展目标,助力学生提升全球胜任力、拓宽全球视野,着力培育其学科素养与核心能力。2025年8月9日至20日,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组织,从全校各学院遴选十余位学生,赴莱斯特大学、剑桥大学开展英国剑桥-莱斯特大学生医暑期研学项目。由曹懿老师带队,莱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资深教师团队授课,学员通过参观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等世界级科研机构、莱斯特航天城(Space Park)和英国国家宇航中心(National Space Centre),深入了解英国在航空航天生物科学领域的最前沿进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核心能力与素养。

莱斯特大学大卫·威尔逊图书馆前合影
PART.1 — 学术访问 · 交流互鉴
本次访学高度重视学术交流,通过组织多场主题讲座与座谈,让同学们能近距离接触英国高校的科研前沿与学术方法。访问期间,Dr. Aldo Rona教授等多位外籍教师带领同学们走进大学讲堂,聆听了关于生物技术与航天科技等学科前沿报告,通过授课了解相关领域知识,感受英式课堂与中式课堂的异同;在实验环节,实验导师面对面展示高新材料与技术,并让同学们亲身设计实验,体验科技与学科的魅力。授课与交流中,同学们不仅拓宽了专业视野,更掌握了若干可直接借鉴的科研思路与实验技巧,对今后的科研训练和课程学习具有切实帮助。同时,同学们也在讨论与实验中积极互动,与老师展开深入交流,展现西工大学子热切的求知欲与创新的学科思维。

Dr. Aldo Rona教授正在实验室授课

实践教学场景

英国国家宇航中心Dr.Mohammad Zubair教授讲座现场


英国国家宇航中心实验讲解员展示实验材料的隔热性能
PART.2 — 探索时代 · 传承与创新
走出课堂,同学们参观了英国国家宇航中心、莱斯特航天城、银石赛道等,真切感受技术从理论研究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具体路径。同学们还参观了大英博物馆、剑桥大学唐宁学院的塞德威克(Sedgwick)地球科学博物馆与动物学博物馆等,随着时代更迭而变化的生物标本和化石陈列以及人类不同时期的文艺画作陈列眼前,同学们也感叹生物进化的宏大与人类文明的灿烂。

团队在英国国家宇航中心前合影

走进莱斯特航天城

剑桥大学唐宁学院梅特兰·罗宾逊图书馆前合影
PART.3 — 感悟风土 · 品味文化
学术探索的边界之外,人文体验更成为跨越认知壁垒、深化文明共情的重要桥梁。大家参观了当地的历史街区与地标建筑,亲身体会英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多元文化氛围。漫步于百年学院,阳光洒落的砖石不仅承载着学术传承的庄重仪式感,更具象化了 “科技与历史共生” 的人文内核;而温莎城堡的恢弘、议会广场的厚重、白金汉宫的典雅,串联起的不只是城市地标,更是一部鲜活的文明演进史,更让亲临者以更包容、更立体的思维理解不同文明的独特性与共通性,最终实现个人视野的拓展与人文素养的深层滋养。

温莎城堡前合影


议会广场和白金汉宫外景
访学行程最后一晚,Trinity College学院的正式晚宴让同学们体验了剑桥的传统礼仪。学子们身着正装,循着延续百年的用餐仪式,与教授、学长们交流座谈——学术的火花在此碰撞,生活的感悟彼此分享。

师生于 Trinity College(三一学院)交流座谈前合影
结业与展望
在行程的最后一天,项目组织了结业汇报与心得分享会。每位学员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创新思维展示了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心得,充分锻炼了创新与协作能力。评委教授与带队教师等对同学们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并鼓励大家以此次访学作为迈向更高学术追求的起点。

结项汇报答辩现场

颁发夏令营结业证书

团队成员与评委教师合影
本次剑桥大学与莱斯特大学暑期访学活动,以多元文化交流为纽带,为同学们搭建了突破认知边界、迈向国际化成长的新平台。通过走进课堂、参与研讨、深入实验的沉浸式体验,同学们不仅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筑牢学科根基,更在研习中沉淀宝贵的国际交流经验,逐步塑造起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开展学术探索与实践创新的核心素养,为成长为具备全球视野与跨学科协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学生感悟:
岳子丰:这段访学经历,是我成长生涯里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拓宽了我的国际视角,更让我从“做题”式的学习,走向“解决问题”的行动课堂。记得在古木沉香的教室里,教授不只是板书概念,而是现场实例与理论结合的授课;明明是讲座,却像是在对话知识世界,瞬间让理论变得触手可及。从用学术英语与皇家空军学校的学生交流,到自信地与实验老师讨论,无需翻译,我发现自己的跨文化表达能力渐趋流利。这段访学,不只是知识的输入,更是能力的实际练习,同时让我开拓眼界与思维,学会用更创新性的思考和逻辑去追寻及开拓自己未来的科研之路。
张金:这次的游学之旅,让我从新的角度重新认识世界。跨学科的课堂学习让我接触到不一样的领域,也让思维更加开阔,从不同视角去了解知识,本身就是一种令人兴奋的体验。在各类博物馆中,我直观地感受到生命演进的力量、文化的差异和多样性,以及艺术作品所承载的声音与价值;古堡的壁画与彩绘玻璃,更让我体会到历史与美的融合与延续。这段研学让我学会更认真地观察,让我拥有更开阔的视野,去理解和体会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激发跨越学科和文化的新思考。
陈昊明:上个学期我冲着剑桥大学的大名和对英国的好奇,于是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剑桥-莱斯特大学生医暑期项目。
这短暂又梦幻的十天,我看到了莱斯特的松弛,看到了伦敦的繁华,看到了剑桥和牛津的历史。在国家航天中心亲手制作了航天器隔热层雏形,在莱斯特大学调试了航行器仿真软件,在剑桥大学做了人生中第一场英文汇报。我还了学到了很多生物和仿生知识。在仿真中,翅膀流体状的航行器正式仿照鸟的翅膀制作的;在牛津大学自然博物馆中,我看到了inner fish,它迈出了从海洋走到大陆的第一步,原来它就是人类的祖先。直到今日想起这些我依然会感到激动,在这里的每一天的每一段经历都是那么独一无二,感谢学校提供这个出国游学的机会,我想我会一直记得这段旅程。
(文:岳子丰;图:项目全体同学;审核:段利兵)